文章详情

哥老会有多久了 哥老会还有吗

02-06     浏览量:213

今天给各位分享哥老会有多久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哥老会还有吗进行解释。

本文目录一览:

1、哥老会?谁有详细的资料啊

2、除了哥老会和青帮外,延续了百年的三大帮会还有一个什么?

3、哥老会现在还有没有

4、哥老会,哥老会有哪些名人,哥老会成立的宗旨与目的

5、袍哥是什么意思

哥老会?谁有详细的资料啊

哥老会,源于四川,是近代中国活跃于长江流域,声势和影响都很大的一个秘密结社组织。在四川的哥老会被称为袍哥。自称“汉留”,在长江中下游则称“红帮”。它与洪门(天地会)、青帮齐名,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着名的三大帮会之一。

哥老会同洪门(天地会)、青帮一样,都是下层群众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是民间秘密结社。有关哥老会的源流问题,是长期困扰历史学工作者的一个难解之谜。究其原因,与天地会起源问题相似。其一,哥老会是下层群众的自发结合组织,不一定有准确的成立时间,成立时也不会留下可靠的资料;其二是辛亥革命时,革命党人为了联络和引导哥老会,大力宣传哥老会乃太平天国李秀成、李世贤等派洪门中人潜入湘军而创立;其三,晚清及民国年间,洪门、青帮与哥老会互相渗透与融合,一些帮会中人便竭力宣扬洪门、汉留(哥老会)源出一家,皆为郑成功首创之说。上述说法后来为学书界中人所认可,遂使哥老会起源问题失去了本来面目。所以,对于哥老会的起源,需要重新加以探讨。

研究哥老会起源问题,主要有两方面史料:一类是官书、档案,依据这类史料的论着,多认为哥老会系由四川的啯噜演变而来;另一类是哥老会内部的传说史料,帮会中人着作多以此为据,认定哥老会系由郑成功所创立。

除了哥老会和青帮外,延续了百年的三大帮会还有一个什么?

晚清民国时期民间三大帮会组织——青帮、洪门、哥老会,青帮应该是势力最大的一个。

青帮其实在建立之初被称为“清帮”,是我国封建时期较为古老的一个神秘组织,在1726年三个信奉罗教的人创建了这一组织。关于清帮目前流传着两种说法:一是“清”字取自创建者罗清的名字,后来,因为与国号冲突,所以,不得不改为“青”,此举也是为了避免引来朝廷的关注,以便继续保持隐蔽。

满清立国之初,为了平定天下所以挑起了许多战争,加上,康熙秉政时期官员贪腐成风,到了雍正时期国库已然见底,国家经济混乱不堪,南北方经济差异巨大。雍正为了解决经济问题,所以,召集文武百官商量对策。雍正认为:想要摆脱困境首要任务就是发展农业,为了开辟运输农作物的通路,也为了解决旱路运送粮食的诸多不便,于是,下诏命钦差大臣调遣民夫开凿河道,兴修水利。

据传,当时创建青帮的三个人揭下皇榜愿为朝廷河运卖力,互相之间结为兄弟。由于,三兄弟的祖师爷均出自罗清教门下,且颇有渊源,所以,整理各位祖师姓名,借宗教开帮立派。三位兄弟在雍正四年投身河运,主要负责从通州到杭州这一段水路,总共集资建设了七十二个码头,在青帮之下另立一百余个帮办。

十七世纪时,并没有成熟的教育理念,所以,想要约束老百姓首先要用宗教思想灌输与人为善的道理,而对于青帮手底下做事的帮众,则采用法律帮规来管教。

青帮建立之初,创建者潘祖与门下兄弟共同制定了帮规,劝诫帮众兄弟以道德为上,竟颇具效果,将一众粗野船夫治理得井井有条。青帮中虽然平级帮众为兄弟,但却又有着师徒体制,还有非常健全的辈分称呼,就像一个庞大的家族一样。

青帮中设有宗庙,但凡入帮者,不论先前属于哪个家族,均改为“潘姓子孙”,因此,加入青帮并不是加入一个组织,而是加入一个大家族。有了这些约束,青帮完全不同于其他缺乏组织纪律的组织,师徒兄弟间的感情极为密切。

到了乾隆年间,潘祖在运粮的过程中病逝,青帮则由其亲传弟子王降以及关门弟子萧玉德接手,一直传承到太平天国时期,大部分水运航道被毁,无法继续承运天下食粮。从此之后,青帮的收入来源成了问题,到了光绪二十七年逐渐转型为官运,从此,在江河湖海中运粮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从这以后的青帮兄弟,均在路上闯荡,但仍保留着“拜码头”的说法。

曾有人认为,洪门才是青帮的原型,实则不然。虽说开山祖师中的二人有可能出身自天地会,且最早追随青帮的弟兄们也有不少出身天地会,但说青帮是洪门支派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漕运事关国家粮草大事,也是国家能够正常运转的命脉,所以,自然会受到朝廷的重视,根本不可能将这个重要项目外包给没有丝毫官方背景的组织。更不会允许始终抱着“反清复明”思想的天地会人士插足漕运,所以,青帮根本不可能脱胎自天地会。

虽说,青帮与洪门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但是,洪门中人却最看重兄弟义气,除了信奉道教外,还祭拜关二爷。青帮所信仰的罗教却是出自禅门,所以,青帮中的制度也受到禅宗影响,与洪门兄弟讲究兄弟情义有着根本区别。青帮组织向来祭拜如来、达摩、六祖,颇具禅宗色彩。不是平辈的帮众,往往以师徒相称,组织极为严密,结构也比洪门复杂得多,所以,行事相当低调隐秘。自古以来就有这样一个说法“洪门一大片,青帮一条线”。

青帮弟子虽然行事低调,但却没像洪门一般暗中“反清复明”。由于,青帮作为一个隐秘的帮会从未进行过反清活动,所以,洪门中人往往视青帮作对手,往往严令禁止洪门子弟转投青帮,洪门中还流传着一句有趣的顺口溜:“由清转洪,挂彩披红;由洪转清,剥皮抽筋。”虽说,洪门中人极不待见青帮,但是,在世人眼中却做足了表面工作,时常倡导“青洪一家”。

随着时间推移,清朝末期革命思想崛起,许多青帮子弟加入到反清事业中,所以,青帮、洪门双方的矛盾逐渐减少,关系也大有缓和。民国成立后,国民政府强调了人民有集会和结社的自由,所以,青帮、洪门就变得“合法化”,无数能人志士投身到革命事业中去,并且,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青帮起于漕运,因此多流传于江南一带。之后,因海运兴起,漕运没落,于是,大批青帮弟子进入上海,从事各种行业。当时上海工人的百分之八十都属于秘密结社成员,而青帮所占比重最大。由于,上海的特殊性,租界和革命党经常需要借助青帮的力量。日本占领上海时期,戴老板也需要利用青帮做情报工作。

因此,青帮的势力也愈加强大,很多革命人士和洪门会员也投入青帮。上海“三大亨”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同盟会的陈其美、蒋中正,汪寿华皆是青帮人士。

哥老会现在还有没有

有.. 李云龙的生活原形---王近山将军 上过朝鲜战场. 从朝鲜战场上归来,王近山曾任山东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后被任命为北京军区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副部长。 1978年5月10日去世.

哥老会,哥老会有哪些名人,哥老会成立的宗旨与目的

哥老会,起源于湖南和湖北,是近代中国活跃于长江流域,声势和影响都很大的一个秘密结社组织。哥老会是下层群众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是民间秘密结社。有关哥老会的源流问题,是长期困扰历史学工作者的一个难解之谜。

研究哥老会起源问题,主要有两方面史料:一类是官书、档案,依据这类史料的论著,多认为哥老会系由四川的啯噜演变而来;另一类是哥老会内部的传说史料.帮会中人著作多以此为据.认定哥老会系由郑成功所创立。

帮会中人鉴于晚清与民国年间出现了洪门与青帮、哥老会(红帮)融合的趋势,便提出此说,大力鼓吹洪门、汉留(哥老会)源出一家,哥老会乃郑成功在台湾创立。此说的根据,是哥老会内有关《海底》即《金台山实录》的传说。但哥老会由郑成功创立的说法,仅为少数学者所认可,大多数学者则认为所谓《金台山实录》的传说出于虚构,不能作为研究哥老会起源的依据。

啯噜是自清朝乾隆以后在四川社会中出现的以劫夺谋生的异姓结拜团体;啯噜具有分散性,各群之间没有联系,并在陕南、湘鄂西、贵州、云南等地活动。他们的成员被称为啯噜子。啯噜被许多史学家认为是哥老会的前身,是与外地传入的天地会而逐渐演变而成的。

--------------

近代哥老会名人:

尹昌衡(1884—1953),原名昌仪,字硕权,号太昭,别号止园,四川彭县(今彭州市)升平镇人。曾任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总教习(相当于校长)、四川军政府军政部长。辛亥革命时期的四川名人。

向楚(1877—1961),字仙乔(亦作仙樵),号觙公,四川巴县(今重庆市巴南区)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举人。为重庆辛亥革命的主要宣传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

朱之洪(1871~1951年),字叔痴,四川巴县鹿角场(今重庆市巴南区南泉镇)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与杨庶堪等组织反清组织“公强会”。同盟会重庆支部成立后负责宣传、联络工作。宣统三年(1911年),重庆成立保路同志协会,朱任会长。曾参与密谋重庆辛亥起义。

杨庶堪(1881—1942),字沧白,晚号邠斋,四川巴县(今重庆巴南区)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元勋

范绍增,原名舜典,号海廷,四川大竹县清河镇人。生于1894年,自幼便被称为“范哈儿”, 川军第27集团军第88军军长,1949年9月,被委任为国民党重庆挺进军总司令,1949年12月起义。

袍哥是指清朝中后期活跃在四川一带的秘密结社,这种秘密结社又称哥老会。辛亥革命最早发源于四川,袍哥组织大多参加了反清斗争。在同盟会的联络策动下,一些著名的袍哥舵把子组织了东西南北中各路保路同志军。根据范绍增的回忆,“袍哥组织遍及城乡各个角落,到处可以打击清军。特别是袍哥兄弟伙中的农民,平时都撒在田间,从事耕种,一遇清军,即出其不意的突然袭击,漫山遍野的同清军展开战斗,声势极为惊人。”因此,后人评价说:“四川之独立,哥老与有力焉。”

四川独立后,尹昌衡对了对抗清政府,决定利用袍哥组织来支撑自己的政权。他在成都公开成立“大汉公”总公口,自任总舵把子,军政府各部也都组织公口。陆军部有“大陆公”,参谋部有“大参公”,连城内各街、各警署都打出了公口招牌。还通令各县袍哥舵把子率领兄弟伙到成都点验。在这种形势下,袍哥的人数迅速增长,袍哥组织如雨后春笋遍及各地,袍哥人数达到了数十万。

尹昌衡后来诱杀赵尔丰,成立了军政府,稳定了四川局势。革命有功的袍哥组织此时却成了不稳定因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尹昌衡宴请一批重要的舵把子,打出了“功成不受赏,长揖归田庐”的口号,收编了一部分进入军队,其余的大部则让他们自行解散,算是近代版的杯酒释兵权吧。

但没多久,康藏叛乱,尹昌衡率军西征。叛乱平定后,尹昌衡被袁世凯骗到北京软禁。那些还没来得及解散的袍哥组织从此失去了制约。有的跟地方官府勾结,走私贩毒,横行乡里,成为一方豪强。有的盘踞偏僻地区,沦为土匪,称霸一方。进入军阀割据时代后,袍哥组织也以各种方式活跃在四川。

一、沦为土匪或直接被军阀收编

袍哥队伍比一般帮会组织更加严密,既是兄弟关系,又有上下关系;既有袍哥的家法,又有军队的军法,难以拆开打散。当时四川比较大的军阀如熊克武、刘湘、杨森、潘文华、刘存厚、邓锡侯等都收编过袍哥队伍。刘湘曾在绵阳、广汉一带收编乔得寿的袍哥匪帮,编为独立旅。其他被收编的有:陈兰亭、邓国章、范绍增等等。余际唐所部四个团全部是袍哥队伍。刘文辉的二十四军,许多团长营长都是袍哥。

二、成为军阀的保镖和负责地方治安

一些实力强大的袍哥虽然没有被军阀直接收编,却提供了一种保镖服务。刘文辉和邓锡侯下面负责保卫的人员,全部是袍哥。这些袍哥往往以副官的面目出现,暗中负责安全事宜,并不参与军事行动。除此之外,整个四川的地方治安,几乎全是被袍哥组织包揽。一些机构,从头目到成员全部是袍哥。甚至有的直接被某一个堂口垄断,比如成都警备司令部乡村情报所,主任就是袍哥组织华成社的舵把子,其成员全部是华成社袍哥,外人或其他堂口根本无法染指。

三、军阀统治社会的工具

刘文辉授意其五哥刘文彩当上了“叙荣乐”总舵把子,利用帮规和纪律,控制着10万兄弟伙。刘文彩还与各地各县的袍哥舵把子三百余人换帖,扩大影响力。刘文辉后来败给刘湘,退居西康。为了杀回成都,他指使刘文彩在西康组织袍哥,成立叙荣乐雅安总社,约请川西各地袍哥舵把子到雅安与刘文辉见面,帮助刘文辉在袍哥土匪中拉队伍,扩大势力。

四、成为军阀的打手

四川易帜后,军阀们表面上服从蒋介石,暗地里一直在抵抗。军统曾经派一个税警团进驻雅安,想监视二十四军。刘文辉不能公然拒绝,暗中指使袍哥半路拦截,最终税警团未能进入雅安。后来蒋介石也开始拉拢袍哥,让孔祥熙出钱资助大的袍哥组织,扶植他们组织“汉华公”。后来的校场口事件,就是袍哥一手操办的。

总体来说,民国时期的袍哥是军阀统治的社会支柱,跟土匪和军阀融为一体,难分彼此。但是在组织层面保留着自身的独立性,主要体现在开香堂、执行帮规仪式方面。而袍哥组织内部讲义气,共患难,使得组织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相关推荐